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锅菜的做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地锅菜的做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主料:粉条150克、洋葱适量、姜5片、蒜3个、五花肉100克、豆角100克、豆腐50克、大***100克、西红柿1个、青椒1个、土豆1个。
2、辅料:盐适量、生抽适量、胡椒粉适量、油适量。
3、把五花肉,姜,豆腐切片,蒜切末,***,土豆,青椒,西红柿,洋葱滚刀切块儿,豆角,香菜切段,切好备用。热锅中下油,把五花肉放入煎一煎。
4、五花肉煎至两面金黄,再下土豆,姜片。
5、土豆煎至金***,下洋葱,蒜末,盐,生抽,胡椒粉,翻炒均匀,编出香味儿。
6、再下入豆角,***,翻炒均匀。
7、加入水,不要没过菜。上面铺上豆腐片,中火烧十分钟。
8、再下粉条西红柿。盖上盖子烧两分钟。
9、再下青椒,烧一分钟。
10、最后下香菜段,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大地锅是东北特色饮食,也称“铁锅炖”,是原来居于黑土地上的广大农村老百姓以灶台为餐台、铁锅为炊具,大家围炉而坐、席地而吃的一种乡村传统饮食方式,故此称大铁锅为“地锅”。
地锅和铁锅炖是一样的,铁锅炖原指东北及农村地区等一些地方的烹饪形式,是使用灶台铁锅炖鸡、鹅、鱼等菜肴的方式,以烧柴为主,比较出名的有铁锅炖大鹅,地锅鸡,灶台鱼。
地锅的做法是铁锅底焖上浓汁淋漓的菜头,锅边上再贴上香香的锅贴。不同的地锅就是菜底不一样。比如仔鸡地锅,味道果真香浓到几乎成仙的地步。红色的小辣椒干和剁成小块的仔鸡翻炒,待任鸡入味后,焖煮出浓浓的汁来,烫烫的铁锅壁贴着长条的锅贴,等吃完仔鸡,就把锅贴推下锅,沾着香辣的浓汁享用。
大地锅是大家围炉而坐、席地而吃的一种乡村传统饮食方式,故此称大铁锅为“地锅”。
大地锅一般都是比较大也高,为了安全考虑,有的地方就考虑安放地锅。就是在院子里挖个比地锅大一定的地坑,留好烟道和放柴火的进口,里边再修复一番,做地锅就算成功可以使用了。
“大地锅”顾名思义就是以大地为锅。
往年美食节上做这道大餐的师傅是来自秘鲁胡宁省曼塔罗山谷古塔拉家族的4名成员,其中家族元老、68岁的赫苏斯·古塔拉是秘鲁著名的“帕恰曼卡***”。 帕恰曼卡原意是“大地之锅”,曾是秘鲁安第斯山区人们喜爱的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佳肴。
它的名字由两个印第安词语组成,帕恰是“大地”的意思,曼卡则是 “锅”的意思。在制做这道大餐时,先要在地上挖出一个大坑,铺上拣好的卵石用火烤热,然后在石头上放上各种肉类、土豆、木薯、玉米、豌豆等食物,再铺上芭 蕉叶或树叶,最后盖上泥土。大约过上两三个小时,这道以大地为锅、带着泥土芬芳的大餐就制成了。
大地锅就是用的柴木石做的菜叫地锅菜。
地锅的来由是过去徐州人都在自家小院里用石头垒灶,放上大铁锅,搁了菜,贴上锅贴,围炉而坐,席地而吃。因此称为地锅。现在的地锅已经上了台面都是在桌上,好象新疆的手抓羊肉其实也没多少人会用手抓一样。地锅的做法是铁锅底焖上浓汁淋漓的菜头,锅边上再贴上香香的锅贴。不同的地锅就是菜底不一样。
1、灵璧麻糊汤
灵璧麻糊汤是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的特产。麻糊入口绵软,味道极佳。麻糊汤在灵璧县一带特别受欢迎,基本上每个包子店都有一个大锅,里面是麻糊汤。灵璧县的麻糊汤主要成分:(咸麻糊汤)麻糊面,豆皮丝,海带丝,花生,面筋(淡麻糊汤)麻糊面,芹菜,黄豆,芝麻盐,麻糊入口绵软,味道极佳。
2、地锅鸡
地锅鸡是一道传统名菜,是灵璧的特色菜。传说以前在汴河上作息的渔民,因船上条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炉,炉上坐一口铁锅,下面支几块干柴生火,然后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锅菜,锅边还要贴满面饼,于是便产生了这种饭菜合一的烹调方法。地锅菜的汤汁较少,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如今,有厨师将传统地锅菜的制法加以改良,从而推出了地锅鸡、地锅鱼、地锅牛肉、地锅三鲜、地锅豆腐、地锅龙虾等地锅佳肴。
3、碟了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锅菜的做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锅菜的做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jvofgh.cn/post/4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