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徽十大面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安徽十大面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太和板面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一道特色面食,因为这道面是在案板上摔打而成,所以得此名,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浓汤宽面,臊子红亮,绿的菜叶,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令人食欲大开。
芜湖虾子面
芜湖虾子面是安徽省芜湖市的特色小吃。曾上过舌尖上的中国,是充满地道乡情的独特味道,因其做法简单,材料容易获得,用高汤打底,小刀面是手工揉制,精细清丽,弹性十足,最迷人最鲜美的还是虾子,筷子一挑,跟面混合一起下口,小虾子可以吃到很细腻的感觉,口感鲜美,深受大家喜爱。
阜阳格拉条
阜阳格拉条是安徽阜阳地区传统名小吃,简单做法就是,用机器压出非常劲道的面条,放在沸水锅里煮沸捞出,过一遍凉水,撒入芹菜末、榨菜末、盐、味精、酱油、芝麻酱、辣椒油,搅拌均匀即可。小编我每次回家都必须要吃的那口味道,面条非常劲道,每根面条上都裹满了酱料,吃完有股香味遗留在口中。
安庆牛肉面
安庆牛肉面,汤汁浓厚,牛肉劲道,是安徽地区众多特色美味之一。它的精髓在底汤,安庆话说就是lou子。这个汤喝进嘴里,首先是辣油的辣味,然后就是一种种味道轮番登场,味觉要经过一个历程,舌头要走一段路,最后是一种泛在舌尖的低调的回甘。
1,面粉中加盐搅拌一下,加入水和面。面和的软一点,像包饺子的面
2,面差不多和的光滑,盖上保鲜膜醒发半个小时。现在没那么光滑,醒发之后就会比较光滑
3,半小时后再揉揉面,这是醒了半个小时后揉好的,就是比较光滑的了。揉好后再盖上保鲜膜醒发半小时,重复2-3次。根据自己的时间而定。
4,把面擀成后片,切成条,可搓圆,可不搓圆。撒上淀粉,裹匀。
5,裹好淀粉的面棍,放在保鲜袋里,醒发几个小时。
6,拿出几根面,用擀面杖擀扁
7,两头像这样摞一起,然后拉摔,摔成合适的厚度。
8,煮面,家里都是放小青菜的,然后浇上板面汤料子。开吃
主料:面条 (适量);调料:盐 (适量) ,胡椒粉 (适量) ,花椒粉 (适量);厨具:煮锅、炒锅;步骤:;
1、锅里注入清水烧开,将面条放进锅里煮至8分熟捞起;
2、捞起的面条,拌入适量盐;
3、拌入胡椒粉、花椒粉,搅拌均匀;调料可以换成大家喜欢的,如五香粉;
4、戴上一次性手套,用筷子取适量面条于掌心,捏成丸子;
用的是碱水面条。
安徽炒面比较出名,而且很美味,炒面专用面条叫碱水面条,这种面条截面是圆圆的,有点像意大利面,久煮不会变成浆糊,因含碱比较大,所以叫碱水面,在很多卖饺子皮、混沌皮的地方都有卖的。
第一、浸泡.首先将绿豆放在清水里淘干洗净,然后将其倒在清水里浸泡.浸泡的时间视温度高低而定,夏天天热温度高,一般浸泡四个小时,冬天天冷,温度低,浸泡时间需十小时左右.
第二、搓豆昔.将浸泡好的绿豆从水中捞起,用手将浸泡过的绿豆皮搓掉,然后再将整绿豆搓成豆醋.
第三、杀沫.将搓好的豆豆昔,置放在容器中,放入热的豆油或猪油,再用手搓,经过热油搓制的豆苜发光、发亮,其目的是用经过搓制的豆豆昔膺豆糊没有泡沫.
第四、磨绿豆糊.将经过搓制的豆豆昔用小水磨磨成细豆糊.
第五、滴煎.先将鏊子烧热、擦油,然后将绿豆糊一滴一滴地滴在鏊子上,小火煎制,反复翻动,至两面煎黄为止
这种豆饼真的是80后专属记忆。小时候的童年噩梦啊[捂脸],天天吃,家家吃。可能是厨艺不精吧,做出来的口感不佳。
做法:
1.加大蒜,肉片清炒。
2.汆汤(注意火候)。
大家好,我是四月猫爱美食,因为我也是苏北人,正巧小豆饼就是我们这里一道家乡特色食材,所以我可以给这道问答的题主一个很好的答案解释。
小豆饼其实是一种很小的豆面粉食材,食用时候还需要再次加工。通常可以用去皮的绿豆或黄豆、豌豆磨成粉后,再加适量的水调成流动的糊状,最后再在鏊子上烙熟即可。做好的小豆饼可以直接配上葱姜蒜、辣椒素炒,也可以裹上盐、辣椒粉油炸着吃,还可以放鱼锅里炖鱼都好吃。
因为小豆饼在全国很多地方买不到,接下来我就把小豆饼的做法给大家讲解一下,顺便给大家分享下小豆饼的食用方法。
食材准备:去皮绿豆300克、水适量、鸡蛋1个、面粉30克
制作方法:
1、先将去皮绿豆用破壁机打成粉,如果没有去皮绿豆,也可以将绿豆用水泡12小时,然后去皮,怕麻烦又不介意小豆饼颜色的话,可以泡好后直接放入破壁机里加点水打成糊。
2、在绿豆粉里磕入鸡蛋、加入面粉、适量的水调成可以挂浆的面糊即可
3、鏊子或平底锅先预热,然后将绿豆面糊装入裱花袋里,在鏊子上挤成一个个硬币大小的小豆饼。
4、盖上锅盖,大约三四分钟,即可烙熟,小豆饼就做好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徽十大面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徽十大面食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jvofgh.cn/post/97801.html